+852 3525 1352

爲癌症帶來希望之光的免疫療法


2017年2月,我的父親被確診爲3期肺鱗癌。這一年,從放化療到免疫治療,現在情况基本穩定,可謂是經歷了重重難關。在此,我願將我爲父親治療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給在抗癌道路上奮鬥的勇士們一點點幫助。 
——患者家屬趙先生

part 1. 對癌症篩查知識的缺乏,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2016年年初,父親開始有發燒咳嗽的症狀。醫院進行了常規血項以及胸片檢查,診斷爲肺炎,只進行了常規的炎症治療,症狀得到一定的緩解。到了2016年年末,父親發燒咳嗽的症狀突然加重了,中間還伴隨咳血。去醫院檢查,同樣的血項以及胸片檢查,仍未能找出明確病因,而且平時父親生活習慣很好,基本不沾烟酒,而且每年進行體檢,所以幷沒有往其他方面想太多,繼續進行炎症治療,幷住院觀察。 
 
經過了一個月的治療,父親的症狀幷沒有得明顯的緩解,我帶著父親去了去了上海一家大型醫院就診,醫生綜合病情,給父親做了增强CT和氣管鏡檢查,最終的病理結果出乎意料,居然是肺鱗癌中晚期,幷且已經到了3期,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因爲對癌症篩查的不瞭解,缺乏相關知識,在父親長達一年的咳嗽發燒期間沒有進行正確的診療,如果早一點進行肺癌篩查,也許還有手術治療的機會,現在只能接受事實,開始準備常規放化療。 

 

Part 2. 抗癌新藥:重生的一綫曙光。


在父親治療期間,由于療效一直不好,幷且副作用太大,導致身體很虛弱,中間斷斷續續發燒,症狀一直無法緩解。我查尋各種資料,想著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我閱讀了大量的關于癌症治療的資訊,也諮詢了很多醫院的專家醫生,然而得到的結果幷不是很理想,因爲國內的治療手段有限,無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265 
 
我的一位老同學,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往返港澳,他告訴我,現在香港可以買到一種新的抗腫瘤的藥物,是美國最新研製成功的,屬?生物免疫治療,被同行稱作K藥和O藥,這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當時我對PD-1/PD-L1一點都不瞭解,就直接去向國內醫生諮詢PD-1/PD-L1的情况。給我父親做放療的醫生對免疫治療幷不看好,他說有效率只有10-20%,而且現在國內沒有這種藥,即使想用也用不了。 
 
在和我的同學進一步的交流中得知,香港地區的治療和國際接軌,對接FDA最新的抗癌新藥,幷且臨床治療有著嚴格的規範制度,謹遵FDA用藥標準以及跟踪問診。經過網絡諮詢,香港的醫生給出了建議,除了PD-1抑制劑K藥和O藥以外,還有一個更加針對性的藥物,是PD-L1抑制劑IMFINZI(I藥)。這個藥一般在三期肺癌患者結束放化療後,用作做鞏固治療,無進展生存期長達17個月,已經被美國FDA批准了這個適應症,而我們家目前的情况正好和適應症相符合。 

 

Part 3. 多學科會診服(MDT)務爲我父親掙得了一綫生機。


在網上預約到了香港的GMC診所,因爲我們不是本地患者,醫生特意給我們進行了視頻面診,在瞭解病情以後,醫生對我們講了關于免疫治療的相關知識也給我說明了IMFINZI療效和一些副作用,幷且讓我們預先做一些檢查以確定是否可以進行免疫治療。 
 
我滿懷希望,帶著父親來到了香港,由于父親的病情比較嚴重,診所特意給我們進行了一次多學科會診服務(MDT),到場的除了腫瘤科醫生以外,還有內科醫生、放化療科科醫生、臨床心理醫生和營養科醫生,根據我父親的情况制定了個性化的醫療方案,幷建立了跟踪問診檔案。醫生還根據我們自身的情况,特意羅列了幾乎所有我父親在治療期間可能發生的一些不良反應和應急措施,幷且表示在治療期間診所會定期進行電話跟踪問診,這種一站式的服務爲我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在國內幾乎是不敢想像的。 
 


Part 4. 希望就在努力和不放弃之間。


一周後,在醫生的安排下,我們住進了香港養和醫院,開始了新一輪的免疫療法,期間也發生了一些不良反應,例如甲减、肝損傷等,由于之前對此類不良反應有了大量的準備,幷且有醫護人員24小時的監護,也有驚無險的渡過。經過4次用藥後複查,腫瘤有了明顯的縮小,這對父親來說意義很大,讓他覺得還有希望,感覺還有治愈的可能。 
 
現在已經用了9次I藥,做CT看到胸水也消失了,醫生都認爲這說明父親對I藥反應相當好。雖然影像結果不錯,但是檢查前我們還是非常緊張。我希望這個藥可以讓父親重獲新生,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去。